誠信缺失:鄭州古玩市場亂象,假貨太多,真貨都賣不上價了
鄭州文化市場行業協會推出首批誠信經營示范店
日前,河南商報組織10多家河南商協會共議企業信用體系建設
民政部等八部委去年11月發文要求,商協會可利用自身優勢為會員企業建立誠信檔案。
其實,在該文件下發前,我省已有商協會開始試水,鄭州市文化市場行業協會就是其中一家。今年,他們還通過層層選拔,首推30家誠信經營示范店。
商協會從哪些方面考量會員企業的誠信度呢?6月5日,河南商報組織省內10多家商協會會長、秘書長,共議行業信用體系建設。行業人士認為,給會員企業建立誠信檔案,實際上就是在給人建立誠信檔案。
消息:鄭州市文化市場行業協會首推30家誠信經營示范店
5月29日,在天下收藏文化街,鄭州市文化市場行業協會首次推出30家誠信經營示范店,受到外界及行業的廣泛關注。
從去年開始,該協會就圍繞誠信建設著手開展評選活動,在經營有關古玩字畫、美術藝術品、收藏拍賣、演出娛樂、會展會務、網絡文化、動漫游戲、文化創意等企業中,推出了打造鄭州百家誠信經營示范店的計劃。
文化市場“水”很深,這是很多人的印象。一件價值2000元的商品可能標價4萬元,假貨太多,以至于真貨賣不上價。
那么,上述這些誠信經營示范店是如何產生的?經得起考驗嗎?
據河南商報記者了解,其評比標準主要是遵紀守法、誠實守信、制度健全、服務規范、履行社會責任、接受社會監督。具體由文化主管部門、協會、藝術品市場管理方和經營單位一起開現場評議會,并對候選企業名單進行公示,接受社會監督。評議會已在天下收藏文化街、唐人街文化廣場、鄭州古玩城和中州古玩城舉行。
一位在鄭州古玩城做生意的商家說,原來大家以為,市場亂就亂了,誰也不說誰,但評選活動開展后,大家申請示范店的積極性非常高,有人還對公示的候選名單進行舉報。這說明,市場還是需要誠信的。
鄭州市文化市場行業協會會長婁保民說,長期以來,整個文化市場都不太景氣,最大的原因就是誠信缺失。協會的作用就是引導行業健康發展,不僅要將誠信經營示范店的模范帶頭作用宣傳出去,還要協調政府部門支持行業健康發展。希望過去一年的努力,能讓文化市場亂象得到遏制,并通過誠信體系建設讓鄭州的文化市場由“水深”變“水清”。